51吃瓜视频在线播放,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|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_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网站搬运

當前位置: 首頁 >> 健康教育 >> 養(yǎng)生保健

棗糕甜如蜜

責任編輯:梅州市第二中醫(yī)醫(yī)院 發(fā)布時間:2013-12-26 08:05:06 瀏覽次數(shù):

  在我國冬至算是一個不小的節(jié)日,《清嘉錄》甚至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說。這表明古人十分看重冬至這個節(jié)日。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(zhuǎn)化,是上天賜予的福。漢朝以冬至為“冬節(jié)”,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“賀冬”,例行放假。《后漢書》中有這樣的記載:“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靜體,百官絕事,不聽政,擇吉辰而后省事。”唐宋時期,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,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,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,現(xiàn)在還有許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(jié)慶賀。

  當然,冬至這天吃也是不可缺少的環(huán)節(jié),我國北方有吃餃子、狗肉的習(xí)俗,南方有吃餛飩、湯圓的風俗,可我的家鄉(xiāng)卻約定俗成吃棗糕,俗語有“冬至不吃糕,死下一仡佬”。吃和忌諱聯(lián)系到一起,還有什么理由不吃棗糕呢?

  棗糕是以黍和紅棗為主料,深加工而成的,它的特點有四,一是甜如蜜,口感好;二是工藝精,形態(tài)美;三是內(nèi)涵廣,寓意高;四是田野文化氣息濃,老少喜愛。

  做棗糕有五道工序,首先是脫皮,黍經(jīng)過石碾的碾制,才能碾出金燦燦的黃米。其次是泡米,黃米浸泡在冷水里,時間大概在十天左右。再次是淘米,將泡好的米撈出,先在溫水里清洗,再用涼水淘洗三次。還有磨粉,用石碾將淘洗好的黃米,碾成面粉。下一程序就是最關(guān)鍵步驟——蒸糕。

  蒸糕是件技術(shù)活,需要民間高手,一般人是做不好的。用柴火將水燒開后,在鍋上放上大蒸籠,撒一層糕面,撒一層紅棗;再撒一層糕面,再撒一層紅棗,如此層層迭放,然后上籠去蒸。不一會兒,廚房里也彌漫出黃米和棗的清香。蒸棗糕講究的是透氣,火候一到,蒸氣會透頂而出,謂之“透氣”。透氣,才能蒸得熟。而外行的人,不管你看過多少遍操作的全程,如何的覺得這是簡單的技術(shù),照方施為,卻不透氣!不透氣,就蒸不熟,糕夾生不好吃,燙牙粘齒壞肚子,偌多的面和棗就全瞎了!

  蒸好的棗糕端上桌熱氣騰騰,人們總被它金黃的色澤吸引了眼球,被它濃郁的香甜吸引了胃口。吃上香甜可口的棗糕,說上,“節(jié)節(jié)高”、“高升”之類的吉祥話,定會讓你感到十分的愜意。

  黍子具有很高的營養(yǎng)價值,含有人體必需氨基酸,同時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,《本草綱目》記述:黍子性味:甘、平、微寒、無毒。紅棗含有蛋白質(zhì)、脂肪、醣類、有機酸、微量鈣多種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(yǎng)成份。能提高人體免疫力,《本經(jīng)》中記載,紅棗味甘性溫、歸脾胃經(jīng),有補中益氣、養(yǎng)血安神、緩和藥性的功能。

摘自:網(wǎng)絡(l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