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進補參當?shù)?/h1>
冬季進補參當?shù)溃皡ⅰ钡某蓡T眾多,人參、丹參、黨參、沙參、紅參、西洋參、太子參……但它們有什么區(qū)別?又應該怎么吃?
人參(紅參):性微溫;味甘、苦;歸心、脾、肺經(jīng)。
主要功用:大補元氣,補虛第一參
用新鮮人參經(jīng)蒸曬炮制后即為紅參(含高麗參、長白山參、新開河參、邊條參、石柱參等),其性味甘溫微苦。人參具有大補元氣、寧神益智、生津止渴、抗衰老等作用,為名貴滋補藥物之一。主治大病、久病、失血、脫液所致元氣欲脫,神疲脈微。對心氣虛衰之失眠多夢、驚悸健忘、體虛多汗也有效果。
但實熱、正氣不虛者不適宜服用。另外,健康兒童也不宜服用人參和人參類補品,謹防兒童性早熟,不利正常健康發(fā)育。
怎樣吃最好——
1. 日常服用方法很多,泡茶飲,研末吞服都可以。一般來講,安全起見,每天1-2克即可,太多了容易引起上火;
2. 煮粥,將紅參切成薄片,早餐熬粥時放入少許;
3. 嚼食,將紅參切成薄片,含于口中細嚼,有補氣提神的功效。
黨參:性平;味甘;歸脾、肺經(jīng)。
主要功用:補氣補血
黨參具有補血、補氣的功效,尤擅補肺氣、治肺虛,可用于各種氣虛不足者,疲乏無力、四肢無力、食欲不振、大便稀軟、容易感冒的人也適合服用黨參。
現(xiàn)代研究認為,黨參可治療貧血、增強機體抵抗力。
怎樣吃最好——
1. 用黨參枸杞雞肉熬湯:黨參30克、枸杞30克、雞肉150克。主治氣血不足、食欲不振;
2. 煮黨參杞子豬肝粥,黨參20克,杞子30克,豬肝50克,粳米60克。主治肝腎兩虧、乏力頭暈等。
沙參:性微寒;味甘、微苦;歸肺、胃經(jīng)。
主要功用:養(yǎng)陰清肺,化痰止咳
沙參有南沙參和北沙參之分,功效上很接近。北沙參適用于肺氣陰不足久咳不愈者;南沙參適用于外感熱病后咽喉干痛者。
怎樣吃最好——
可以取沙參50克,玉竹、蓮子、百合各25克,雞蛋1個,熬成湯喝。本湯所取中藥均是潤肺養(yǎng)陰、健脾和胃之品,能滋陰清熱、潤肺止咳。
西洋參:性涼 ;味甘、苦;歸心、肺、腎經(jīng)
主要功用:清熱養(yǎng)陰
西洋參最大的優(yōu)點是補氣養(yǎng)陰、潤養(yǎng)五臟,絕無溫燥上火之弊端,故又稱為“無火參”。西洋參與人參的功效區(qū)別在于,人參補氣,偏于助陽;西洋參補氣,偏于養(yǎng)陰。
一般來說,西洋參茶適合于年齡較大、久病體虛的老年人,以及容易受風寒、著涼感冒的虛性體質人群。年輕體壯和容易動氣發(fā)脾氣的人,不適宜飲用。
怎樣吃最好——
1. 用西洋參飲片泡水代茶飲,一次可放1-3片,以溫開水沖泡飲用,喝完后再將飲片吃掉;
2. 夏日常在高溫下工作的人,口中含片西洋參,可起到防中暑的作用。
太子參:味甘、微苦;性平;歸脾、肺經(jīng)。
主要功用:藥性穩(wěn)定,補氣不上火
太子參具有益氣健脾、生津潤肺的功效。常用于脾虛體倦,食欲不振,病后虛弱,氣陰不足,自汗口渴,肺燥干咳。
相對于人參、紅參、黨參而言,太子參的補氣力量并不是很強,但太子參沒有過多的燥性,不會引起上火等問題,因此尤其適合氣虛且易上火者使用。
它還可以提高免疫功能,既能增強機體對各種有害刺激的防御,又能增強人體的代謝。
怎樣吃最好——
1. 太子參泡水,水溫最好在90℃,每次10克代茶飲;
2. 太子參打散裝袋,6-10克代茶飲。即便這樣,在泡水的過程中很多有效成分還是不能稀釋出來,所以建議用保溫杯來焗泡,以便使其發(fā)揮出最大作用。
丹參:性味苦、微寒,歸心、肝經(jīng)。
主要功用:活血化瘀
丹參是活血祛瘀良藥,有活血化瘀、通經(jīng)止痛、清心除煩和養(yǎng)血安神的功效。用丹參做成的制劑特別多,常見的有丹參滴丸、復方丹參片等。
怎樣吃最好——
1. 丹參泡酒,需要使用丹參片,還要用到西紅花等配藥,用白酒密封浸泡半個月左右即可飲用。每天最好不要多喝,控制次數(shù)和飲用量;
2. 女性朋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,泡制丹參益母茶。取適當?shù)牡⑵约耙婺覆萦脽崴疀_泡就可以了。可以反復沖泡,但不宜過夜飲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