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吃瓜视频在线播放,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|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_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网站搬运

當前位置: 首頁 >> 健康教育 >> 養(yǎng)生保健

常見保健灸法

責任編輯:梅州市第二中醫(yī)醫(yī)院 發(fā)布時間:2019-06-06 10:13:42 瀏覽次數(shù):

  

  一、保健灸法的概念

  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,以達到和氣血、調(diào)經(jīng)絡、養(yǎng)臟腑、益壽延年的目的,這種養(yǎng)生方法稱之為保健灸法。保健灸不僅用于強身保健,亦可用于久病體虛之人的健康,是我國獨特的養(yǎng)生方法之一。
  保健灸法,流傳已久。《扁鵲心書》中即指出:"人于無病時,常灸關元、氣海、命門、中脘,雖未得長生,亦可得百余歲矣"。說明古代養(yǎng)生家在運用灸法進行養(yǎng)生方面,已有豐富的實踐經(jīng)驗。時至今日,保健灸仍是廣大群眾所喜愛的行之有效的養(yǎng)生方法。

blob.png

  灸法一般多用艾灸。艾為溫辛、陽熱之藥。其味苦、微溫、無毒,主灸百病。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,灸用以陳舊者為佳。點燃后,熱持久而深入,溫熱感直透肌肉深層,一經(jīng)停止施灸,便無遺留感覺,這是其他物質(zhì)所不及的。因而,艾是灸法理想的原料。   
   

  二、保健灸的作用
  保健灸的主要作用是溫通經(jīng)脈、行氣活血、培補先天、后天,和調(diào)陰陽,從而達到強身、防病、抗衰老的目的。
  (一)溫通經(jīng)脈,行氣活血
  《素問·刺節(jié)真邪論》說:"脈中之血,凝而留止,弗之火調(diào),弗能取之"。氣血運行具有遇溫則散,遇寒則凝的特點。灸法其性溫熱,可以溫通經(jīng)絡,促進氣血運行。
  (二)培補元氣,預防疾病
  《扁鵲心書》指出:"夫人之真元,乃一身之主宰,真氣壯則人強,真氣虛則人病,真氣脫則人死,保命之法,艾灸第一"。艾為辛溫陽熱之藥,以火助之,兩陽相得,可補陽壯陽,真元充足,則人體健壯,"正氣存內(nèi),邪不可干",故艾灸有培補元氣,預防疾病之作用。
  (三)健脾益胃,培補后天
  灸法對脾胃有著明顯的強壯作用,《針灸資生經(jīng)》指出:"凡飲食不思,心腹膨脹,面色萎黃,世謂之脾胃病者,宜灸中脘"在中脘穴施灸,可以溫運脾 陽,補中益氣,常灸足三里,不但能使消化系統(tǒng)功能旺盛,增加人體對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的吸收,以濡養(yǎng)全身,亦可收到防病治病,抗衰防老的效果。

blob.png


  (四)升舉陽氣,密固膚表

  《素問·經(jīng)脈篇》云:"陷下則灸之"。氣虛下陷,則皮毛不任風寒,清陽不得上舉,因而衛(wèi)陽不固,腠理疏松。常施灸法,可以升舉陽氣,密固肌表,抵御外邪,調(diào)和營衛(wèi),起到健身、防病治病的作用。


  三、保健灸的方法

  艾灸從形式上分,可分為艾炷灸、艾條灸、溫針灸三種;從方法上分,又可分為直接灸、間接灸和懸灸三種。保健灸則多以艾條灸為常見,而直接灸、間接灸和懸灸均可采用。

blob.png

  根據(jù)體質(zhì)情況及所需的養(yǎng)生要求選好穴位,將點燃的艾條或艾炷對準穴位,使局部感到有溫和的熱力,以感覺溫熱舒適,并能耐受為度。
  艾灸時間每穴可在3~5分鐘,最長到10~15分鐘為宜。一般說來,健身灸時間可略短;病后康復,施灸時間可略長。春、夏二季,施灸時間宜短,秋、冬宜長;四肢、胸部施灸時間宜短,腹、背部位宜長。老人、婦女、兒童施灸時間宜短,青壯年則時間可略長。 

blob.png

  四、保健灸常用穴位
  1. 足三里 位于外膝眼下3寸處。常灸足三里,可健脾益胃,促進消化吸收,強壯身體,中老年人常灸足三里還可預防中風。具防老及強身作用。。
  古代養(yǎng)生家主張常在此穴施疤痕灸.使灸瘡延久不愈,可以強身益壽。"若要身體安,三里常不干",即指這種灸法。

  現(xiàn)代研究證明,灸足三里穴確可改善人的免疫功能,并對腸胃、心血管系統(tǒng)等有一定影響。

blob.pngblob.png

  2.神闕 位于當臍正中處。神闕為任脈之要穴,具有補陽益氣,溫腎健脾的作用。《扁鵲心書》指出:"依法熏蒸,則榮衛(wèi)調(diào)和,安魂定魄,寒暑不侵,身體開健,其中有神 妙也,……凡用此灸,百病頓除,益氣延年"。灸法,灸七至十五壯,灸時用間接灸法,如:將鹽填臍心上,置艾炷灸之,有益壽延年之功。

  3.氣海 位于肚臍直下1.5寸處,銅人腧穴針灸圖經(jīng)》載:“氣海者,是男子生氣之海也。”常灸此穴有培補元氣、益腎固精之作用,是保健灸的要穴。

  4.中脘 位于肚臍直上4寸處。為強壯要穴,具有健脾益胃,培補后天的作用。一般可灸七至十五壯。

blob.png 

  5.涌泉 腳趾卷屈,在前腳掌中心凹陷處取穴。此穴有補腎壯陽,養(yǎng)心安神的作用。常灸此穴,可健身強心,有益壽延年之功效。一般可灸三至七壯。其他如針刺保健中所列曲池、三陰交、關元、氣海等穴,均可施灸,具有強身保健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