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中藥湯頭歌訣100首<二>
6.枳實(shí)導(dǎo)滯丸
枳實(shí)導(dǎo)滯重大黃,芩連曲術(shù)澤瀉苓,
濕熱食滯腹脹滿,清熱祛濕化食積。
【組成】大黃
【功效】消食化積,清熱祛濕。
7.香連丸
香連治痢習(xí)為常,初起宜通勿遽嘗,
別有白頭翁可恃,秦皮連柏苦寒方。
【組成】黃連(去蘆,須。二十兩。用茱萸十兩同炒令赤,去茱萸不用),木香(不見火)四兩八錢八分。
【功效】清熱化濕,行氣化滯。
【主治】濕熱痢疾。
8.溫脾湯
溫脾湯用參附姜,歸硝甘草與大黃,
陽(yáng)虛冷積阻腸間,攻下寒積溫脾陽(yáng)。
【組成】大黃
【功效】攻下冷積,溫補(bǔ)脾陽(yáng)。
9.白虎湯
石母草米白虎湯,清熱生津止咳好,
渴熱汗洪四大證,加入人參益氣津。
【組成】知母
【功效】清熱生津。
10.紫雪散
紫雪犀羚牛樸硝,硝磁寒水滑和膏,
丁沉木麝升玄草,更用赤金法亦超。
【組成】石膏、寒水石、滑石、磁石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