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記中藥名稱
中藥與四季:春砂仁、夏枯草、秋桑葉、冬葵子。
中藥與氣象:風茄子、云茯苓、雨傘草、雪里青、雷公藤。
中藥與五味:酸棗仁、甜石蓮、甘草、苦參、辣蓼草、五味子。
中藥與地理:望江南、河白草、海金砂、洋金花。
中藥與生肖:鼠曲草、牛蒡子、虎杖根、菟絲子、龍骨、蛇含石、馬勃、羊躑躅、猴棗、雞骨香、狗肝萊、豬牙皂。
中藥與數字:一見喜、兩面針、三個虎、四葉參、五加皮、六月雪、七月蓮、八月扎、九香蟲、千年健、萬年青。
中藥與空間:東白芍、西青果、南貢實、北沙參、人中白。
中藥與五行:陰地蕨、陽起石、金石斛、木棉花、水獺肝、火麻仁。
五色記憶中藥:利用藥物的青、赤、黃、白、黑的五種顏色,按照五色入五臟的關系來記憶藥物的功效、主治。如:
青色入肝,青色藥物多治肝經疾病。如青皮入肝經,能疏肝破氣,散積化滯,善治肝氣不疏而致肋肋疼痛或乳房脹痛之證;青蒿清泄肝膽之功,善治濕熱黃疸;青箱子清肝明目退翳,善治肝熱目赤之證。
赤色入心,赤色藥物多治心經疾病。如丹皮入心經,有清熱涼血,活血祛瘀之功,善治熱入血分之出血證;丹參為植物丹參的根,色紅紫入心經,有祛瘀止痛,活血通經之功,善治瘀血證。
黃色入脾,黃色藥物多治脾經疾病。如:黃芪色黃而柔軟,能健脾益氣、固表升陽,善治脾虛氣弱,中氣下陷之證;黃精色黃而帶黑,有補脾潤肺之功,善治脾虛食少或少氣無力之證。
白色入肺,白色藥物多治肺經疾病。如石膏清肺泄熱,除煩止渴,善治肺熱咳喘之證;貝母止咳化痰,清熱散結,善治痰熱壅肺之咳嗽痰稠之證。
黑色入腎,黑色藥物多治腎經疾病。如熟地為地黃反復蒸曬后呈黑色之飲片,有滋補腎陰之功,善治肝腎陰虛而致腰膝酸軟、眩暈盜汗、消渴、遺精之證。制首烏是何首烏的塊根經加黑豆煮汁蒸曬而成,色黑入腎經,功能補肝腎,益精血,烏須發(fā)。善治陰虛血枯,須發(fā)早白之證。補骨脂為補骨脂的黑色種子,功能補腎壯陽,善治下元虛冷所致的陽痿、腰痛、早泄、遺尿等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