檳榔
Semen Arecae
(英)Areca Seed
別名 榔玉、賓門、橄欖子、青仔、國馬。
來源 為棕櫚科植物檳榔Arca catectu L.的種子。
植物形態(tài) 常綠喬木,高達17m或更高,干直立,不分枝。葉長1.3~2m,羽狀全裂,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,長30~70cm,先端呈不規(guī)則分裂;柄呈三棱形,具長葉鞘。花單性同株;肉穗花序生于葉束下,多分枝,成圓錐形,基部有黃綠色佛焰苞;雄花小而多,生于分枝上部;雌花較大而少,著生于總軸或分枝基部,子房上位,1室。堅果卵菜,紅色,有宿存花萼及花瓣。花期3~8月,果期11月~次年5月。
常栽培在陽光較充足的林間或林邊。主產(chǎn)海南,廣西、云南、福建、臺灣有栽培。
采制 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實,用水煮后,干燥,除去果皮,取出種子,干燥。
性狀 種子扁球形或圓錐形,高1.5~3.5cm,直徑1.5~3cm。表面淡黃棕色或淡紅棕色,具稍凹下的網(wǎng)狀溝紋,底部凹陷的珠孔,其旁有種臍。質(zhì)堅硬,不易破碎,斷面可見棕色種皮與白色胚乳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。氣微,味澀、微苦。
化學成分 含檳榔堿(arecoline)、檳榔次堿(arecaine)、去甲檳榔堿(guvacoline)、去甲檳榔次堿(guvacine)、異去甲檳榔次堿(isoguvacine)等,并含鞣革、脂肪油。
性味 性溫,味苦、辛。
功能主治 殺蟲消積,降氣,行氣。用于絳蟲、蛔蟲、姜片蟲病、水腫腳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