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花丹
別名:假茉莉、白雪花《廣州植物志》。
植物名:白花丹。
生長環(huán)境:本品為扳援亞灌木,我國南部山野間常見,靠近石灰?guī)r山比較多見。
分布:廣布于全球熱帶地,廣州為栽培種。
入藥部分:根(內(nèi)服用)、葉(外用)。
采集期:全年采根、葉。
自采地點:家種。
性味:根,性涼、味苦。葉,有毒性。
功能:消腫散瘀。
主治、用量和用法:(根)1、內(nèi)傷咳血:用干根1至2兩,清水煎服。或加豬瘦肉同煎服;2、氣痛:用干根1至2兩,清水煎服,或加豬瘦肉同煎服;3、眼起紅筋:用干根5錢至1兩,清水煎服。或加豬瘦肉同煎。
(葉)跌打瘀腫:用鮮葉加白飯和酒少許擂爛,外敷患處。此藥刺激性強,不能久敷,否則發(fā)泡。約15~30分鐘即除去。或用鮮葉1兩,加雞蛋一個(去黃),搗爛外敷患處。
驗方:(治苦傷方)干白花丹根1兩、牛大力1兩、千斤拔1兩、龍船花根1兩、清水四碗,煎成一碗,溫服。
(方解)白花丹通利血脈,龍船花根開郁行氣,牛大力、千斤拔補肝腎。綜合成方,有恢復(fù)精神與消除疲勞的作用,故能治療由上述原因而致之苦傷疾患。
(方歌)白花丹治苦勞傷,血脈通流神復(fù)強,龍船花頭牛大力,千斤一拔起昂揚。
禁忌:孕婦忌服。
參考資料:《廣州市中醫(yī)驗方選集第一集》小梅衛(wèi)生所介紹跌打瘀血腫痛,舊患積瘀疼痛驗方:生白花丹葉1兩,雞蛋一個(去黃),先將白花丹葉擂爛,和雞蛋白攪勻,煮成藥餅,貼于患處,至覺痛時除去,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