綿馬貫眾
責(zé)任編輯:梅州市第二中醫(yī)醫(yī)院 發(fā)布時間:2014-05-07 07:59:57 瀏覽次數(shù):

【炮制】 除去雜質(zhì),噴淋清水,洗凈,潤透,切厚片,干燥,篩去灰屑,即得。
本品呈不規(guī)則的厚片或碎塊,根莖外表皮黃棕色至黑褐色,多被有葉柄殘基,有的可見棕色鱗片,切面淡棕色至紅棕色,有黃白色維管束小點,環(huán)狀排列。氣特異,味初淡而微澀,后漸苦、辛。
【鑒別】 本品粉末淡棕色至紅棕色。間隙腺毛單細胞,多破碎,完整者呈橢圓形、類圓形,直徑15~55μm,內(nèi)含黃棕色物。梯紋管胞直徑10~85μm。下皮纖維成束或單個散在,黃棕色或紅棕色。淀粉粒類圓形,直徑2~8Mm。
【檢查】 總灰分 不得過5.O%(附錄Ⅸ K)。
【鑒別】(除橫切面外) 【檢查】(水分) 【浸出物】 同藥材。
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 苦,微寒;有小毒。歸肝、胃經(jīng)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 清熱解毒,止血,殺蟲。用于時疫感冒,風(fēng)熱頭痛,溫毒發(fā)斑,瘡瘍腫毒,崩漏下血,蟲積腹痛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 5~10g。
【貯藏】 置通風(fēng)干燥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