絡石藤
責任編輯:梅州市第二中醫(yī)醫(yī)院 發(fā)布時間:2014-09-22 08:01:01 瀏覽次數(shù):

絡石藤(ChineseStarjasmineStem),別名紅對葉腎、白花藤,為夾竹桃科植物絡石的帶葉藤莖。性微寒,味苦。祛風通絡,涼血消腫。用于風濕熱痹、筋脈拘攣、腰膝酸痛、喉痹、癰腫、跌撲損傷。
【來源】本品為夾竹桃科植物絡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(Lindl.) Lem. 的干燥帶葉藤莖。冬季至次春采割,除去雜質(zhì),曬干。
【制法】除去雜質(zhì),洗凈,稍潤,切段,干燥。
【性狀】本品莖呈圓柱形,彎曲,多分枝,長短不一,直徑1~5mm;表面紅褐色,有點狀皮孔及不定根;質(zhì)硬,斷面淡黃白色,常中空。葉對生,有短柄;展平后葉片呈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1~8cm,寬0。7~3。5cm;全緣,略反卷,上表面暗綠色或棕綠色,下表面色較淡,革質(zhì)。氣微,味微苦。
【鑒別】本品莖的橫切面:木栓層為棕紅色數(shù)列木栓細胞;表面可見單細胞非腺毛,壁厚,具壁疣。木栓層內(nèi)側為石細胞環(huán)帶,木栓層與石細胞環(huán)帶之間有草酸鈣方晶分布。皮層狹窄。韌皮部薄,外側有非木化的纖維束,斷續(xù)排列成環(huán)。形成層成環(huán)。木質(zhì)部均由木化細胞組成,導管多單個散在。木質(zhì)部內(nèi)方尚有形成層及內(nèi)生韌皮部。髓部木化纖維成束,周圍薄壁細胞內(nèi)含草酸鈣方晶。散在髓部常破裂。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苦,微寒。歸心、肝、腎經(jīng)。
【功能主治】祛風通絡,涼血消腫。用于風濕熱痹,筋脈拘攣,腰膝酸痛,喉痹,癰腫,跌撲損傷。
【用法用量】6~12g。外用鮮品適量,搗敷患處。
【貯藏】置干燥處。
【備注】
(1)風濕痹痛偏熱者較為適宜,可單味浸酒服,也可與木瓜、海風藤、桑寄生、生苡仁等同用。治瘡瘍腫痛之癥,常與乳香、沒藥、瓜蔞、甘草、皂角刺等配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