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吃瓜视频在线播放,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|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_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网站搬运

當前位置: 首頁 >> 健康教育 >> 中醫(yī)知識

神奇的藥味燈籠謎

責任編輯:梅州市第二中醫(yī)醫(yī)院 發(fā)布時間:2015-02-02 08:00:00 瀏覽次數(shù):

  自古以來,文人墨士偏愛燈籠,創(chuàng)作了許多形象生動、妙趣橫生的燈籠謎,給人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無窮樂趣,起到了增長知識、裨益健康的作用。

  明代書法家、文學家祝允明,有一次與唐寅、文徵明、徐士禎等幾位好友品茶聊天時,擷取燈籠這一題材制謎賞玩。其時,祝允明久病初愈,對一些中藥名頗為知曉,他的燈籠謎也充溢著“藥味”,看起來猶如一劑藥方:“淡竹枳殼制防風,內藏紅花在當中,熟地不須用半下(夏),生地車前仗此翁。”寥寥幾句詩謎,就把燈籠的制作材料以及特征、作用準確地表現(xiàn)出來。

  類此用中藥名、方劑這一獨特表現(xiàn)形式巧妙制作的燈籠謎還真不少。相傳華佗收徒弟時,有意測試拜師者的聰明才智:“我這里開有七味中藥,連綴起來可猜一物,猜對了,我就收你為徒。”說罷開了一張?zhí)幏剿幏街i,要求猜一日用品。但見上面寫著:“枳殼防風藏紅花,熟地不用它半下(夏)。生地當用在車前,夜晚趕路眼不瞎。”有一少年反應敏捷,遂即高舉起他隨行所帶的燈籠。華佗稱贊他聰敏,收下為徒。在閩南民間,流傳一道仿大人口吻的燈籠謎,配制得渾然天成:“面色白兼紅,心里熱直沖。斷來是火癥,看去還朦朧。宜取竹茹用,故紙復防風。生地不能少,熟地無也通。”此謎里面隱藏5味中藥名,藥味謎味俱濃,押韻自然,讀來瑯瑯上口,我想,要不是作者對醫(yī)學藥理頗為熟識,是頗難制出這等佳作的。

  周末閑暇,筆者到一位謎友家中作客。他說,有一道中藥結合病因巧構的燈籠謎十分有趣,謎面是:“遠視瓜蔞桔梗,近視防風故紙。生地須用它,熟地總不需。欲問病因如何,只因心中一點火。”的確,這道謎的謎面隱藏著6味中藥名,渾然天成。乍看起來令人搔首費猜,但只要找到突破口,也就能迎刃而解了。另有一道燈籠謎,純用處方形式出現(xiàn),別具一格,令人耳目一新。謎面是:“病名:火攻心。處方:淡竹、柴胡、故紙、防風、燈心。熟地可用可不用,生地不可不用。”這一處方謎巧妙運用退熱瀉火的7味中藥名,把燈籠材料、用途恰到好處表現(xiàn)出來。你看“火攻心”指的是蠟燭,前4味中藥隱指制作燈籠的材料,而且切實是治療“火攻心”的中藥方劑。后兩味更是運用巧妙,把燈籠的主要特征含蓄地勾勒了出來,你看,“熟地”(中藥名)指的是熟悉的地方,要用燈籠也可以,不用也可以;而對陌生的路段(生地)就不能不使用燈籠。此謎一經猜出,無不讓人恍然大悟,擊掌贊妙。

  最近,筆者欣賞到一則燈籠謎軼聞,說是明代年間,有一年元宵燈市,書生白簡坐在一家酒店前觀燈,心情舒暢脫口吟詩:“一到上元相慶賞,家家燈火樂春情……”打扮成算命先生的永樂皇帝正好也在這家酒店里飲酒,聽了這書生的詩后,覺得頗有新意,便出謎語試其才識:“骨頭零零星星,皮膚薄薄輕輕。問得什么頑疾,佳人熱火燒心。”白簡略思片刻,就向“算命先生”道出謎底是“燈籠”。永樂皇帝回到朝廷,即封白簡為招寶狀元,巡視河南。后人稱白簡為謎語狀元,這道燈籠謎語也被喻稱為“最幸運的謎語”。

  燈謎、中藥均為我國的國粹,兩者的完美結合顯得獨特又高雅,使人們在猜謎中學到中醫(yī)藥知識,這是一件多么有益又有趣的事啊!

來源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