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老中醫(yī)藥專家學術經(jīng)驗繼承跟師醫(yī)案
就診日期:2020-12-05
患者姓名: 李某 性別 男 年齡:60歲
主訴:外傷后左胸疼痛1天。
現(xiàn)病史:緣患者于昨天上午9時不慎摔跌,左側軀體先著地,當即覺左胸脅部疼痛、活動受限,當時無意識障礙,無頭暈頭痛,無胸悶心悸汗出,無嘔吐等,曾在家自行外敷藥酒,癥狀無明顯改善,今由家屬陪同下到我院門診就診。查體:左胸脅部皮下瘀斑,稍腫脹,局部疼痛,說話、咳嗽、深呼吸和軀干轉(zhuǎn)動時疼痛加劇,呼吸平順,無反常呼吸,壓痛敏銳,可捫及骨擦音,胸廓擠壓征陽性。舌淡紅,苔薄白、脈弦。
輔助檢查:我院X線拍片示:左第7、8肋骨骨折;
既往史:既往體健,否認其他慢性病史;
中醫(yī)診斷:脅痛(血瘀氣滯)
西醫(yī)診斷:左第7、8肋骨骨折
治法:活血化瘀、行氣止痛
方藥:桃紅四物湯加減:
桃仁10 紅花5 生地15 當歸10
牛膝10 丹參10 枳殼15 延胡索15
柴胡10 赤芍10 三七10 甘草5
5劑,上方加水500ml,煎至250ml,溫服,日一劑。
中成藥以院內(nèi)制劑丹田膠囊:4# 一日三次,溫水送服。
囑半坐臥位休息,避免轉(zhuǎn)側活動,避免過度負荷,注意休息。
按語:本病屬中醫(yī)“脅痛”范疇,證屬血瘀氣滯。患者因跌撲所傷,損傷左胸脅部筋骨血脈,血溢于脈外,積于皮下,故見腫脹;氣滯血瘀,局部血運不暢,不通則痛,故見疼痛及壓痛;骨折后失其支架功能則活動受限,舌暗紅苔薄白為傷后氣滯血瘀之征,脈弦主痛。其病因為外力所傷,病位在左胸脅部筋骨,病性為實,其預后尚可。
繼承人:林宇鋒
2020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