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吃瓜视频在线播放,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|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_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网站搬运

中西醫(yī)結合治療對晚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學等指標及生存率影響

責任編輯:梅州市第二中醫(yī)醫(yī)院 發(fā)布時間:2018-12-18 09:57:24 瀏覽次數(shù):

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女性生殖器官常見惡性腫瘤包括卵巢癌,其發(fā)病率已發(fā)展至婦科腫瘤第二位,死亡率仍位居第一位。卵巢癌患者早期癥狀不明顯,盆腔腫塊為大部分患者就診時的首發(fā)癥狀,但一經(jīng)確診已是卵巢癌晚期[1]。目前,我國卵巢癌的治療方案主要采用紫杉醇和順鉑化療,其治療方案雖能緩解病情,但較強的毒副作用導致機體免疫力低下,增加患者患并發(fā)癥的風險[2]。近年來,中藥輔助治療法逐漸應用于臨床治療卵巢癌,通過調節(jié)機體免疫功能,緩解化療所引起的毒副作用,進而預防癌細胞轉移復發(fā),提高臨床療效,延長生存期。研究指出,中西醫(yī)結合治療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臨床療效明確,但其對聯(lián)合療法是否可延長患者生存期仍存在爭議,且目前報道較少,因此本研究筆者就中西醫(yī)結合治療中晚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學等指標及生存率影響展開報道,旨在為臨床提供指導。

1資料與方法

1.1一般資料

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間收治的卵巢癌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,納入標準[3]:①均經(jīng)病理學或細胞學確診者;②預測患者生存時間超過3個月;③均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。排除標準:①合并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嚴重衰竭者;②合并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疾病者;③配合度差,無法完成全療程治療者。按照隨機數(shù)字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,每組各46例。對照組年齡在31~66歲,平均年齡為(51.80±9.24)歲,平均病程為(1.94±0.57)年;腫瘤分型:未分化細胞癌5例,粘液性囊腺癌14例,胚胎癌4例,顆粒細胞癌5例,漿液性囊腺癌18例;臨床分期:ⅢA期23例,ⅢB期14例,Ⅳ期9例。研究組年齡在33~66歲,平均年齡為(52.03±9.12)歲,平均病程為(2.01±0.47)年;腫瘤分型:未分化細胞癌4例,粘液性囊腺癌15例,胚胎癌5例,顆粒細胞癌5例,漿液性囊腺癌17例;臨床分期:ⅢA期24例,ⅢB期14例,Ⅳ期8例。兩組患者在年齡、病程、腫瘤分型及臨床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,差異均無統(tǒng)計學意義(P>0.05),故具可比性。

1.2方法

給予對照組患者紫杉醇和順鉑西醫(yī)化療,療程為6個月,化療前口服地塞米松、苯海拉明等藥物。給藥方式為靜滴加腹腔灌注療法,前三天靜滴紫杉醇(福建南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,H20067535)120~150mg/m2及順鉑(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(chǎn),H37021362)50 mg/m2。第四天行紫杉醇90 mg/m2及順鉑60 mg/m2腹腔灌注,2~3次/天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,加用中藥治療,中藥配方如下:白術、茯苓、黨參、薏米仁各20g,蛇舌草、雞內金、甘草各15g,瓜蔞皮、半枝蓮、八月札、貓抓草各10g,加入500ml水煎服,1劑/日,每劑200ml。

1.3觀察指標

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;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T細胞亞群水平;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3年生存率。

1.4療效標準及檢測方法[4-5]

根據(jù)患者的病灶大小分為①完全緩解:經(jīng)治療后病灶持續(xù)消失≥4周或完全消失;②部分緩解:治療后病灶縮小范圍≥30%,且維持≥4周;③穩(wěn)定:介于完全緩解與部分緩解之間;④進展:經(jīng)治療后無法控制病灶范圍,且增加>20%或出現(xiàn)新病灶。治療總有效率=(完全緩解+部分緩解)/總數(shù)×100%。抽取患者外周空腹靜脈血5.0ml,靜置10min后置于3000r/min離心機分離10min,保存于-60℃冰箱待測,采用酶聯(lián)免疫吸附法(ELISA)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(CD3、CD4、CD8、CD4/CD8細胞比值)水平,試劑盒由上海研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(chǎn)。

1.5統(tǒng)計學方法

所有統(tǒng)計學資料都采用SPSS21.0專業(yè)統(tǒng)計學軟件進行數(shù)據(jù)分析,計量資料以均數(shù)±標準差表示,并采用t檢驗。而所有的計數(shù)資料以率(n%)表示,用χ2檢驗,P<0.05 評價為差異具有顯著性。

2結果

2.1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比較

治療后,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(P<0.05),詳情見表1。

image.png

3討論

更年期的女性為卵巢癌發(fā)病高峰人群,我國卵巢癌發(fā)病率隨各類綜合因素的影響而隨之增加[6]。70%的卵巢癌患者就診時已處于中晚期,70%的患者生存期限<5年[7]。晚期卵巢癌屬于較為嚴重的癌類疾病,腫瘤生長快,難以控制病情,以致癌細胞轉移擴散[8]。隨著目前診療技術的發(fā)展,如何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已成為關注熱點課題。積極改善機體免疫功能,延長生存期是目前診療卵巢癌的關鍵。目前,紫杉醇加順鉑西醫(yī)化療是治療卵巢癌患者的一線藥物,易對機體產(chǎn)生耐藥及毒副作用,不利于延長患者生存期。

研究發(fā)現(xiàn)[9],治療卵巢癌的關鍵在于提高機體免疫力和延長患者生存期限。西醫(yī)化療雖可以抑制病灶的生長,但其存在的劣勢可對機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,如骨髓抑制、白細胞降低等,加重病情,不利于后續(xù)治療疾病。近年來,中藥療法逐漸聯(lián)合化療應用于卵巢癌,且取得不錯療效。本研究中的中醫(yī)藥方主要包括茯苓、黨參、蛇舌草、薏米仁、八月扎、半枝蓮及甘草等,其中茯苓具有敗毒抗癌的功效;半枝蓮及甘草等藥具有抑制病灶生長和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;薏米仁和黨參通過促進核酸代謝,加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,從而達到預防癌細胞復發(fā)和轉移的目的;貓爪草和八月爪具有抑菌殺菌、抗癌及活血止痛的功效[10]。在化療的基礎上,聯(lián)合應用中醫(yī)療法,可以有效彌補西醫(yī)化療的缺點,緩解化療所引起的毒副作用,改善機體免疫功能,改善預后,從而有益于延長患者生存期限。本研究結果顯示,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;治療后,研究組的CD3、CD4、CD4/CD8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,CD8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,研究組的生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,表明中西醫(yī)療法治療晚期卵巢癌綜合療效較單純化療效佳,并顯著改善機體免疫功能。

綜上所述,中西醫(yī)治療晚期卵巢癌臨床療效明顯,可顯著改善機體免疫功能,增加機體免疫力,延長患者生存期限。

 

(本文摘自《光明中醫(yī)》2018年8月第33卷第15期,張聰, 曾勝, 王棱杏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