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吃瓜视频在线播放,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|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_51吃瓜视频在线观看网站搬运

小柴胡湯的臨床應用

責任編輯:梅州市第二中醫(yī)醫(yī)院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3-26 09:37:40 瀏覽次數(shù):

小柴胡湯是中醫(yī)十大名方之一,出自《傷寒論》,可謂出身名門,是醫(yī)圣張仲景根據(jù)邪犯少陽,致少陽樞機不利而設,歷來被認為是“和法”的代表方。本方具有和解少陽之功效。主治邪在半表半里,癥見往來寒熱,胸脅苦滿,默默不欲飲食,心煩喜嘔,口苦,咽干,目眩;婦人傷寒,熱入血室,經(jīng)水適斷,寒熱發(fā)作有時;瘧疾,黃疸等內(nèi)傷雜病而見以上少陽病證者。

少陽經(jīng)病證表現(xiàn)為三焦經(jīng)以及膽經(jīng)的病證。少陽病證,邪不在表,也不在里,汗、吐、下三法均不適宜,只有采用和解方法。本方中柴胡苦平,入肝膽經(jīng),透解邪熱,疏達經(jīng)氣;黃芩清泄邪熱;法夏和胃降逆;人參、炙甘草扶助正氣,抵抗病邪;生姜、大棗和胃氣,生津。使用以上方劑后,可使邪氣得解,少陽得和,上焦得通,津液得下,胃氣得和,有汗出熱解之功效。

《傷寒論》96條:“寒五六日中風,往來寒熱,胸脅苦滿、嘿嘿不欲飲食、心煩喜嘔,或胸中煩而不嘔,或渴,或腹中痛,或脅下痞硬,或心下悸、小便不利,或不渴、身有微熱,或咳者,小柴胡湯主之。”現(xiàn)代根據(jù)此條文總結出小柴胡湯的四大主證:往來寒熱,胸脅苦滿,默默不語飲食,心煩喜嘔;七個兼證:胸中煩而不嘔;渴;腹中痛;脅下痞硬;心下悸,小便不利;不渴,身有微熱;咳。臨床中,往往難以見到四大主癥悉具的患者,而仲景《傷寒論》101條亦去云:“傷寒中風,有柴胡證,但見一證便是,不必悉具。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;若柴胡證不罷者,復與柴胡湯,必蒸蒸而振,卻復發(fā)熱汗出而解。”可見有其間一個主證,可兼夾幾個兼證,就有機會用小柴胡湯。仲景亦根據(jù)病人的具體情況,給出了加減化裁的方法,若胸中煩而不嘔,去半夏、人參,加栝樓實清熱理氣寬胸;若渴,去半夏,加天花粉止渴生津;若腹中痛者,去黃芩,加芍藥柔肝緩急止痛;若脅下痞梗,去大棗,加牡蠣軟堅散結;若心下悸,小便不利者,去黃芩,加茯苓利水寧心;若不渴,外有微熱者,去人參,加桂枝解表;若咳者,去人參、大棗、生姜,加五味子、干姜溫肺止咳。小柴胡湯臨床常用于治療感冒、流行性感冒、瘧疾、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急慢性膽囊炎、膽結石、急性胰腺炎、胸膜炎、中耳炎等屬膽胃不和者。現(xiàn)略舉一、二如下:

1.李某某,女,46歲,有膽囊結石病史2年余,1年余前因急性膽囊炎在某西醫(yī)院行抗感染保守治療,建議行膽囊摘除術,患者拒絕,平素時有右脅部隱痛病史,時有惡心,不欲飲食,厭食沒膩,舌淡紅,苔薄黃,脈弦。證屬肝膽郁熱,治用小柴胡湯法。

柴胡12克、黃芩10克、半夏12克、黨參9、生姜3片、大棗6枚、炙甘草6克、白芍15克、丹皮12克、夏枯草10克。

服用上方五劑后脅部隱痛明顯減輕,飲食較前增加,后予此方化裁加減治療月余,飲食可、近半年來未再覺脅部不適。

2.黃某,男,19歲,學生,有反復扁桃腺炎病史,經(jīng)常進食辛辣食物,或者感冒后即出現(xiàn)咽痛難忍,進食困難,每予消炎藥治療多日后可緩解,3天前再次出現(xiàn)咽痛,發(fā)熱(體溫最高39.0度),自行在外購買頭孢呋辛治療,發(fā)熱好轉,但仍時有低熱,但仍有明顯咽痛,鼻塞不通,口干渴,夜寐不安,大便干,舌紅,苔薄黃,脈浮數(shù)。考慮少陽樞機不利,郁而化熱,予小柴胡湯加減。

柴胡10克,黃芩9,半夏10克,生姜3片,紅棗5枚,炙甘草6克,牛蒡子9克,桔梗9克,蘆根12克。5劑,水煎溫服,一天一劑。后回訪藥后諸癥消除。

 

醫(yī)師:鄭慶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