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血療法
責任編輯:mzszyyy 發(fā)布時間:2010-07-17 03:19:42 瀏覽次數(shù):
放血療法
定義
用針具或刀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腧穴或一定部位,放出少量血液,以治療高熱、神昏、中暑、感冒、各種疼痛、風眩、急驚風、中毒、毒蛇咬傷等病證的方法。
中醫(yī)中藥中的放血療法概述
放血療法,又稱“針刺放血療法”,是用針具或刀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,放出少量血液,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。
本療法的產(chǎn)生可追溯至遠古的石器時代。其時,人們在勞動實踐中發(fā)現(xiàn)用銳利的石塊——砭石,在患部砭刺放血,可以治療某些疾病。砭刺的工具隨著科學的發(fā)展,產(chǎn)生了金屬針,以后又根據(jù)醫(yī)療實踐的需要,出現(xiàn)了專門用來作放血治療的“鋒針”。本療法最早的文
基本內(nèi)容
提到放血療法,可以治療很多疾病,我在臨床常常用放血療法來治療疾病,這個方法往往也是各種治療方法不顯的前提下用放血療法,常常會有峰回路轉(zhuǎn)的功能和作用。放血療法就是指用三棱針、粗毫針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淺表脈絡(luò),放出少量血液,以外泄內(nèi)蘊之熱毒,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,具有消腫止痛,祛風止癢、開竅泄熱、鎮(zhèn)吐止瀉、通經(jīng)活絡(luò)之功效。
本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,如“刺絡(luò)者,刺小絡(luò)之血脈也”:“菀陳則除之,出惡血也”。并明確地提出刺絡(luò)放血可以治療癲狂、頭痛、暴喑、熱喘、衄血等病證。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愈虢太子“尸厥”,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“頭風癥”。唐宋時期,本療法已成為中醫(yī)大法之一。《新唐書》記載:唐代御醫(yī)用頭頂放血法,治愈了唐高宗的“頭眩不能視癥”。宋代已將該法編入針灸歌訣“玉龍賦”。金元時期,張子和在《儒門事親》中的針灸醫(yī)案,幾乎全是針刺放血取效,并認為針刺放血,攻邪最捷。衍至明清,放血治病已甚為流行,針具發(fā)展也很快,三棱針已分為粗、細兩種,現(xiàn)在的一次性點刺針更適合臨床應(yīng)用和百姓大眾的自我治療方式。
放血療法治療疾病比較廣泛,小到感冒發(fā)燒,頭痛腦熱,大到急病重癥都可以用放血治療,常常使用放血治療會起到峰回路轉(zhuǎn)的功效。
放血治療
各類疾病問我放血最多的,當屬于一些瘀癥和痤瘡,皮膚病之類的治療。
使用病例
一些瘀癥和寒癥,痹者,萎癥,腰病,坐骨神經(jīng)痛、頭痛、眼痛、血栓,青少年痤瘡,銀屑病,濕疹等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療,我在臨床治療多例病人,這種方法療效可靠,效果好。
治療方法
1、放血的部位:頭痛取穴大椎和太陽。大椎用三棱針點刺3-5針,上罐,大約出血5-10毫升。太陽穴放血,點刺2-3針,上罐,出血大約2-5毫升。耳尖,點刺,擠出5-10滴血液。這種放血適合頭痛,眼病,感冒發(fā)燒。詳細放血治療案例,本博客有這樣的文章。
2、小兒咽痛,可以放血少商和商陽。捏住指尖,快速點刺,擠出血液5滴左右。可以適用于發(fā)燒,咽痛。
3、腰病治療放血取穴:委中,主要看血絡(luò),在血絡(luò)上點刺,點刺后上罐,多者出血50毫升左右。腰陽關(guān),點刺3-5下,上罐出血約10-20毫升。適合腰病和坐骨神經(jīng)痛。
4、一些瘀癥和寒癥,痹者,萎癥,血栓,青少年痤瘡,銀屑病,濕疹等這些疾病,要在多處放血,根據(jù)不同情況不同對待,一般放血后,看其效果,有的一次見效,就不用第二次或第三次,有的一次放血量很大,那么就要等10天或15天進行第二次,放血,如果出血量不大,那么就可以三天或一周放血一次,放血一定要看病人的好轉(zhuǎn)情況而決定間隔放血的天數(shù)。
放血的部位以足太陽膀胱經(jīng)為主要部位,這是我的臨床經(jīng)驗,一般我認為足太陽膀胱經(jīng)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,把這個部位打通了,所有的疾病都會相應(yīng)的減輕癥狀。
取穴:大椎,大抒(雙側(cè)),肺俞(雙側(cè)),心俞(雙側(cè)),肝俞(雙側(cè)),胃俞(雙側(cè)),腎俞(雙側(cè))加耳尖部位,放血方法同上,如果有皮膚類疾病要加上曲澤和血海。
方法:分別在大椎和大抒(雙側(cè)),肺俞(雙側(cè)),心俞(雙側(cè)),肝俞(雙側(cè)),胃俞(雙側(cè)),腎俞(雙側(cè))穴位上點刺3-5針,然后上罐,拔罐拔到?jīng)]有鮮血流出為度,在這個拔罐期間,要多上幾次罐,觀察出血量。我一般拔到三次的時候,就不會再有新鮮的血液流出來。在點刺的過程中,如果病人方便治療,可以少選幾個部位,分期分批的治療,免得一次上針太多,病人承受不了,如果治療不方便,就要盡量一次治療,免得別人跑來跑去的,耽誤時間。
注意事項
有的病人問,幾天放血一次好,那么這還是要看出血量,出血量大在100毫升左右,可以10-15天一次。小于50毫升,可以一周一次,小于30毫升,可以3-5天一次。
如果是家人幫助操作,方便治療,可以分期分批治療。
禁忌癥
1.患有血小板減少癥、血友病等有出血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暈血者,血管瘤患者,一般禁止用本療法。
2.貧血、低血壓、孕期和過饑過飽、醉酒、過度疲勞者,不宜使用本療法。
注意事項
1.首先給患者作好解釋工作,消除不必要的顧慮。
2.放血針具必須嚴格消毒,防止感染。
3.針刺放血時應(yīng)注意進針不宜過深,創(chuàng)口不宜過大,以免損傷其他組織。劃割血管時,宜劃破即可,切不可割斷血管。
4. 一般放血量為5滴左右,宜1日或2日1次;放血量大者,1周放血不超過2次。1~3次為一療程。如出血不易停止,要采取壓迫止血。
5. 如本療法僅為對癥急救應(yīng)用,待病情緩解后,要全面檢查,再進行治療。切不可濫用放血療法。